中国举重协会官方网站

盘点全运举重赛场 望里约新周期开启新征程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刚刚落幕,盘点全运举重赛场种种欢笑和泪水的影像,是回顾,是总结,更是对里约新周期的展望和期许。

  最期待:优势延续 弱势补强

  在女举实力最为突出的48、58、69、75+等几个级别上,本次全运会的成绩依然令人信服,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的世界大赛上中国女举依然能延续优势级别的统治力。其中,58公斤级在伦敦奥运会冠军李雪英有伤状态不佳的情况下,福建选手邓薇显示出在这个级别较强的上升空间。年仅20岁的邓薇已经拿过世锦赛冠军、青奥会冠军,此番全运会夺冠将是对她的重要鼓励。邓薇平时训练扎实,抓举和挺举实力平均没有弱项,心理素质也相对稳定,将是此级别里约奥运周期的重点培养对象,极有可能成为继陈艳青、李雪英后的58公斤级领军人物。69公斤级原本只有向艳梅成绩突出,这次谢虹丽突然爆冷夺冠,总成绩相同的两人未来势必要竞争此级别的国内第一人。继续提升能力,谁能真正接班刘春红将是一个非常有悬念的话题,这样的良性竞争也将促进69公斤级继续保持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女举75公斤级这个之前相对弱势的级别,由于康月的出色发挥让人看到重回国际顶尖水平的新希望。康月原本是69公斤级选手,但由于身高较同级别选手更高,每次降体重多会很影响发挥,康月从今年开始升级到75公斤级,在全运会预赛时就令人眼前一亮。本次全运会上,康月以130、160、290公斤刷新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全国纪录,赛后她也很自信地表示自己还能继续提升成绩,希望在国际赛场重新证明中国女举在这个级别上的实力。其实自曹磊退役后,中国女举已经连续两届世锦赛没有登上过75公斤级领奖台,这个级别已经成为中国女举的绝对弱势级别,康月的冒尖令人对这个级别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在男举的传统优势级别56、62、69和77公斤级上,除62公斤级的成绩稍显逊色之外,其他三个级别冠军龙清泉、廖辉和吕小军的成绩都维持了世界顶尖水平。但和女举弱势级别已有明显补强不同,大级别似乎依然是中国男举的一大“顽疾”,除了杨哲在105公斤级上相比国际水平差距较小,其他级别都基本没有竞争力可言。杨哲在全运会预赛上曾以226公斤打破尘封15年的挺举全国记录,他416公斤的成绩也高出了伦敦奥运会105公斤级冠军的成绩4公斤,可以说他是中国男举大级别最有希望实现突破的箭头人物。但赛前训练中,杨哲的腰伤发作,影响了他此次全运会的发挥,最终只举出395公斤的成绩,虽然实现了他个人的卫冕,但这个成绩他自己都坦言失望。能否尽快养好伤病提升训练水平,是对杨哲的考验,也是摆在渴望突破大级别的中国男举面前的难题。

  最惊喜:新人辈出,梯队稳固

  全运会作为奥运新周期的第一站,历来都有不少新人大放异彩。细数本次全运会举重各级别冠军,仅有3位卫冕者,其余都是首尝全运金牌滋味。更有几位新人完全没有国际大赛经验,却赢了在名将们看来比奥运会还难比的全运会。

  女举方面,谭亚运、黎雅君、邓薇、邓猛荣、谢虹丽分别是前五个级别冠军。其中,邓薇曾在2010年拿过世锦赛冠军,邓猛荣是2012年亚锦赛冠军,两人虽不是新面孔,却也只是20岁出头的新秀,上升潜力很大。至于谭亚运、黎雅君和谢虹丽,是清一色的90后新人,在此次全运会前名不见经传,三人都是以黑马姿态杀出。其中,谭亚运在48公斤级上战胜了世界纪录保持者杨炼和世界冠军田源,她抓举和挺举实力均衡,最终夺冠的214公斤放到伦敦奥运会和近三届世锦赛上都能问鼎金牌,可见这个成绩含金量颇高。黎雅君在53公斤级中战胜了世界纪录保持者李萍、世锦赛冠军陈晓婷等名将,她抓举105公斤的成绩超世界纪录2公斤,总成绩227公斤也超过了伦敦奥运会祖尔菲亚夺冠的成绩,但黎雅君的挺举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如果说谭亚运和黎雅君完全凭借出众的成绩问鼎,谢虹丽的夺冠多了一些运气成分,她的成绩和亚军向艳梅相同,仅凭借体重优势胜出,但这个年仅17岁的小姑娘却令人刮目相看,因为她在挺举中创造的154公斤,是在世界举坛范围内除刘春红外没有人举起过的重量。

  男举方面,涌现出谌利军、李兵、艾雨南三位新人,分别在62、94和105+公斤级夺金。62公斤级竞争激烈,赛前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两位世界冠军张杰和丁建军,谌利军的胜出显示了这个级别的人才厚度依然稳固,但他321公斤的夺冠成绩,相比伦敦奥运会创造327公斤新世界纪录的朝鲜选手金恩国还有不小差距。李兵和艾雨南分别是大级别涌现的新秀,两人也一直处在上升期,但目前的成绩放到世界大赛上难有作为,考虑到大级别选手普遍出成绩较晚,两位小将未来的表现依然可期。

  最欣慰:冠军气场,梦幻依旧

  新人的表现令人欣喜,正值当打之年的中生代们也令人欣慰。龙清泉、廖辉两位北京奥运会冠军,在本次全运会上实现卫冕;吕小军、周璐璐两位伦敦奥运会冠军则依然以霸气的表现捍卫在各自级别的统治地位。

  自2010年起,龙清泉陷入了不大不小的低谷。他在世锦赛上输给吴景彪,也失去了随后在亚运会上完成自己大满贯梦想的机会。2011和2012年,龙清泉的成绩始终没有新突破,虽然在国内比赛依然能稳居前三,但在竞争关键的世锦赛和奥运会参赛资格时总是发挥不佳,也因此无缘国际赛场两年。本次全运会龙清泉再次爆发,296公斤的夺冠成绩虽不如他上届创全国纪录的302公斤,但已经是此级别近期数一数二的好成绩。

  廖辉的复出,令69公斤级成为全运举台最受关注的一场比赛。在他霸气登台时,人们发现熟悉的廖辉又回来了:所有人结束试举时廖辉才登场,然后一举定乾坤赢得比赛。正如他自己说的,“那种一上举重台我就是老大的自信回来了”。虽然冲击世界纪录没有成功,但廖辉348公斤的总成绩还是让人对他下月出战世锦赛充满期待。此前廖辉就多次表示自己很看重世锦赛,他要在世锦赛上证明自己,将自己在2010年世锦赛上就刷新却被取消的纪录,再次拿回。

  吕小军曾在伦敦奥运会上创造77公斤级抓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但这个级别上他在国内依然要面临陆浩杰、苏达金等好手的强力挑战,全运会上陆浩杰因肘伤再次发作无奈退出,苏达金因抓举落后较多也没对吕小军形成太大冲击,但吕小军依然摸了一把211公斤的挺举新世界纪录。虽然没有成功,但吕小军想把三项世界纪录都收归名下的“野心”已经展现,也许就在下个月的世锦赛上,我们能看到吕小军更震撼更有冲击力的表现。

  周璐璐也是在伦敦奥运会上以333公斤的总成绩,将女举最大级别的世界纪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本次全运会,周璐璐再次拿出330公斤的实力,而且是在已经夺冠放弃了两次试举的情况下。可见,周璐璐的训练水平远在世界纪录之上,这也是她最近两三年只要上台试举就能保证100%成功率的关键。如此稳定的状态和成绩,将为周璐璐继续征战和称霸世界赛场提供强有力支撑。

  最祝福:老将告别,难忘感动

  每次全运会结束的时候,也是我们要向一批老将说再见的时候。本届全运会的举重赛场,是杨炼、邱红霞、欧阳晓芳、蒋海荣、孙海波等老将的告别演出,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以冠军为运动生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但他们依然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因为那句“坚持无悔”。

  至今保持48公斤级两项世界纪录、坚持了4届全运会,30岁的杨炼在全是90后的对手们面前笑言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上台”,但她依然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完成抓举比赛,由于成绩没有竞争前三的实力,杨炼放弃了挺举试举。看着比自己小10岁的师妹谭亚运摘金,杨炼说像自己夺冠一样开心,她希望以后能走上教练岗位,培养一位像自己一样的徒弟,帮助自己完成始终没有实现的奥运梦想。

  同样已经年满30岁的欧阳晓芳,同样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一直在坚持。在2012年4月的奥运选拔赛63公斤级中,欧阳晓芳举出了总成绩253公斤,这个成绩比后来在伦敦夺冠的哈萨克斯坦选手马内扎的成绩高出8公斤,但由于中国女举没有选择派人参加这个级别,欧阳晓芳失去了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于是她决定要参加完在家乡辽宁举办的全运会后退役,然而本次走上全运会举台的第一次试举她就意外拉伤右臂,只能无奈伤退,让大家倍感遗憾。

  在本次全运会迎来退役之战的还有吉林名将孙海波,近年来他一直是男举最大级别105+公斤级的国内第一人,也是上届全运会冠军。虽然在国内难寻对手,但无奈中国男举大级别在国际上竞争力不足,孙海波始终没有机会走上世锦赛舞台。在本次全运会上,孙海波输给了新秀北京选手艾雨南收获亚军,他不吝赞美和夸奖这位对手,希望后来人可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在世锦赛舞台证明中国男举大级别的实力。

  这些老将们的退役,虽然是竞技体育难免要经历的新老交替,但依然让我们不舍。祝福他们从此打开人生的新篇章,收获更大的幸福。(中国体育报 记者 袁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