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举重协会官方网站

校园举重 阳光力量 快乐成长 后备人才的摇篮

  编者按

  作为传统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对于举重项目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校园举重的推广,不仅是举重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更是推广和提升举重项目认知度、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和力量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报从本期开始推出校园举重系列报道。

  校园举重系列报道(一)

  西安太乙路中学:陕西举重项目后备人才的摇篮

  本报记者 袁雪婧

  “我正准备带领7名队员出发去长沙,队员们将代表西安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重项目资格赛呢。”西安市太乙路中学举重队教练蒋永忠的自豪之情,即使在相隔千里之外的电话一头也能让记者感受到。

  太乙路中学于2005年4月集中优势组建了举重队,同年被批准为“碑林区举重后备人才基地”、“西安市举重后备人才基地”及“陕西举重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在逐步取得优异的举重竞赛成绩后,举重项目的推广使得校内初步形成了让每一个学生懂体育、爱体育、会体育、练体育的良性体育环境。

  “为提高学校举重传统项目工作质量,促进接受训练的运动员全面发展,我们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训练,提出了‘以教为本、教体结合’的课余训练模式及教育理念。”蒋永忠告诉记者,所谓“以教为本”是指校举重队队员以学习文化课为首要任务,学校坚持队员与普通学生混合编班,全体队员必须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其他学生一样完成在校文化课学习;而“教体结合”是指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运动员参加基本身体素质和举重专项训练,以达到全面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我们会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内容,每天早上5点40至6点40组织早操,通常是进行慢跑2公里、做徒手操、蛙跳、30米冲刺、协调性练习等身体素质训练;下午17点30至19点30进行专项训练,训练内容严格按照《青少年举重训练大纲》的要求进行,以抓举、挺举专项技术、专项力量、专项爆发力、速度等专项训练为主。”据蒋永忠介绍,举重队在寒暑假、节假日会适当安排队员全天集训,在大型运动会前夕也会安排一个月进行赛前集训、调整,这样的训练可以保证队员们有效提高训练能力和比赛能力。

  自开展举重传统项目工作以来,共有124名队员分别在太乙路中学各年级学习。“在学校和举重训练基地两方面的严格要求下,他们都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文化课学习成绩能够达到学校平均水平,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做到了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两不误。”自2005年来,队员先后在国家、省、市、区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中取得金牌近300枚、银牌近200枚、铜牌150多枚,以及9次团体总分第一。近年来共向省、市输送队员近100名,其中1人入选国家备战奥运集训队,2人入选八一队试训。

  太乙路中学在2007年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008年5月又被批准为“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单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1年承办了“全国中西部举重锦标赛”,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举重传统项目工作已在太乙路中学蓬勃开展,今后将发现和培养更多举重后备人才。

  校园举重系列报道(二)

  中山三乡镇鸦岗小学:阳光力量 快乐成长

  本报记者 袁雪婧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举重队成立于2001年,同年获批为“中山市举重传统项目学校”。

  “练习举重之后,学生们普遍更加阳光,体格更健壮更有力量,做事也更积极和有毅力。”鸦岗小学举重队教练李美向记者介绍,举重教学给鸦岗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收获。“这里的举重教学是面对小学扎点,但参与训练的小学生和中学生都有。孩子们平时每天训练一个半小时左右,临近比赛时每天训练两个小时至两个半小时。”

  学校举重队不仅在各大比赛中屡获佳绩,还掀起了全校的举重热潮。“我是被老师选中的,练着练着就喜欢上了举重。”队员廖嘉辉以前只能举25公斤,经过一段刻苦训练他已经能举起30公斤了,“每次举起杠铃,都让我感觉很有自豪感。”学生们在练习举重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因为学生们是分梯队练习的,一批队员在学会举重动作并能稳定做好动作后,才会给他们加新重量,然后补充一批新队员进来。那些老队员就会给新队员当起小教练,他们之间还会比较谁教的小队员做的动作好,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李美告诉记者,为了巩固学生们的技术动作,他们要把标准动作重复1000次左右。“学生们在把技术动作学好、基础打扎实的过程中就能锻炼身体和强健骨骼。孩子们的训练以兴趣为主,在兴趣的驱动下会练习得更好。”

  据悉鸦岗小学举重队已经连续五年在中山市中小学生举重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也吸引了全校学生对举重的关注。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2013年起学校破除了十多年来仅校举重队队员学举重的单一培训教学模式,增加了举重课程,为举重项目在学校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我们也接纳外校学生来进行举重训练,本校与外校学生比例约为五比一。”李美告诉记者,中山市响应全民健身号召,也是出于把体育项目普遍化的目的,在全市成立了十几所举重传统项目学校。“鸦岗小学之所以选择举重项目,是出于学校想办精品特色教学项目的考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举重项目在中山市有群众基础,曾经培养出过世界冠军邱红霞等名将。”

  走过14个年头,鸦岗小学举重队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山市优秀举重传统项目学校”。举重在这里带给学生们的不仅是阳光健康和快乐运动的活力,更是一种突破自我和勇敢挑战的成长力量。(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