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浙江开化4月22日电(记者 袁雪婧) “我自己赛前准备不够充分,训练中受到的‘刺激’不够,动力有点不足。”廖辉抓举砸锅是69公斤级的最大“冷门”,他自己也承认去年世锦赛破纪录夺冠后,自己的恢复比较慢,而此前一骑绝尘的成绩,也确实让廖辉的训练动力有些减弱。
“确实也没想到,今天对手发挥这么好,这个刺激真的够了,我知道回去该怎么练了。”廖辉栽的这个跟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次全锦赛是世锦赛选拔赛,石智勇夺冠的352公斤达到了国家队制定的“世锦赛A标”,这意味着廖辉可能无缘今年世锦赛了。其实林清峰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这位伦敦奥运会冠军显然这次也没有正常发挥,抓举和挺举各只成功了一把,这样的成功率让他只获得了总成绩第四名。但距离里约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留给廖辉和林清峰的时间和机会都还绰绰有余。
两位奥运冠军不入三甲,当然可算作大“冷门”。但实际上,69公斤级作为中国男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级别,正是因为不断有颇具竞争力的新人涌现,才做到了长盛不衰。从雅典奥运会张国政夺冠算起,廖辉在北京续写辉煌,再到林清峰问鼎伦敦,69公斤级是中国男举不折不扣的王牌级别。廖辉近两届世锦赛连续四次改写三项世界纪录,把中国男举在这个级别的优势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看看这次浙江双雄石智勇和冯吕栋的成绩都非常高,冯吕栋抓举夺冠的162公斤,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除廖辉之外其他国内外选手都没有征服过的重量。而石智勇最终夺冠的总成绩352公斤,曾一度是张国政保持的这个级别的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也是一个近年来除廖辉之外无人企及的好成绩。如此看来,这个“冷门”不算冷,69公斤级新人强人辈出,是中国男举的“好消息”。
“我今天发挥得特别好,可能是在浙江主场作战,观众也很热情。这个冬训我的训练很踏实,我们浙江这几个队友都发挥很好。”石智勇夺冠看似爆了冷,其实不然。去年全国锦标赛石智勇就是冠军,只不过当时廖辉没有参赛。这次一下子战胜两个奥运冠军,石智勇连说了三遍“没想到”,但他对自己的信心一直都有,“因为去年也拿了全国冠军,其实夺冠的感觉也不陌生了。”去年全锦赛夺冠后,石智勇本来是出征亚运会的第一人选,可惜随后受伤让他错过了为国争光的机会。“我感觉352公斤的总成绩应该还有提升空间,这个成绩可能到世界比赛够用了,但在全国比赛恐怕压力还是很大。”石智勇一语道破69公斤级国内竞争大大超过国际比赛的现状,“不过大家压力都大,不光我自己,我觉得还是放平心态去比,就像今天这样。”(中国体育报)